汪俊宇
通过阅读了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深刻感受到:在当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教育部对体育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化和精细化,对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系统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由以前的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到现在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技能,还要利用好课内外时间组织学生勤加练习,以及做好经常进行竞赛的准备。充分体现了现在国家对于学生健康体魄的重视,也更好的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其全身心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在2022年新课标规划中,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超越外语,成为小、初阶段的第三大主科,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跨越,如今各地各校也纷纷利用课后时间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由此不难看出,咱们体育的春光正冉冉升起,国家现在大量需要专业的体育师资力量。 但是正因为现在国家对体育健康的重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我们年轻一代,要更加强化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增强教学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重视学习评价,注重因材施教,积极响应教育部时政方针。我身为体育教育的一员,也更是想让自己能在日后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使自己朝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方向去努力和奋斗。
王珊
2022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业质量以及课程实施这几个方面对体育课程教学提出要求。本次新课程标准的修订,体育学科迎来了“春天”,同时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体育教师,也迎来了挑战。通过对2022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对胜任体育教师角色有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体育品德包含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健全人格品质,提升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体育比赛中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养成正确的胜负观念;体育活动中团结有爱,互帮互助,提高集体意识。学会做事,先学会做人,这些是学生在课本或是其它学科中难以学到的。学生通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从精神到肉体顺向性发展。
二、体育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新课标中,水平一课程总目标强调了“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活动乐趣”。水平一的学生刚好初始进行义务教育-体育课程的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后续体育学习起着推动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体育课教学,在课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低水平学生学习特点,广泛运用体育游戏,使课程游戏化、趣味化,激发学生运动乐趣,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朝着“终生体育”的总目标发展。
三、体育教师应掌握多项运动技能,与时俱进
本次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中的运动技能包括球类、田径、体操、水上运动或冰雪运动、中华传统体育、新兴运动六类,体育课程内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跑步、广播体操、普通的球类项目等,体育教师需要掌握多项运动技能,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精通一项运动的同时,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努力实现“一专多能”的自身发展目标。
四、体育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本生而各异,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以学生为本关注差异,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基础、以及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从而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力争促进每一位学生个体的发展,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自信。
综上所述,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精神,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抱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广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多项运动技能,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同时重视育体与育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周照杰
1.背景
随新时代的发展,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会随之与时俱进。新修订义务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教务方针具体化,明确课程的正确价值观,将九年义务教务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注重个阶段的衔接,增强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指导性,加强实施指导。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地位逐渐突出,它不仅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途径,提升国民综合素质,还是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课程性质
2022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实施要求,202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以身体素质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为主要的内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发展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
3.课程理念
3.1坚持“健康第一”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与育心、健康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体魄的全面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3.2落实“学、练、赛”
注重学习、练习、比赛的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时间,巩固学到的知识技能,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
3.3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保证学生学习的技术知识形成结构一体化,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将体育健康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3.4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
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热情,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
体育课程重视反馈功能,注重构建多维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与终结、定性与定量、相对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3.6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目标、内容创造学生公平的学习机会,增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体验。
4.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首当其冲,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技能和知识的掌握能了之中,其次是学生的健康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安全卫生意识,最后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通过体育的锻炼,学生能够达到国家对青少年的体质的标准,掌握1-2个运动专项技能,并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转变对体育的态度,重视体育,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健康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品格,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5.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相互呼应,内容是目标的体现,目标引领内容。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主要从基本运动技能、锻炼体能、健康教育、专项技能、跨学科智育德育5个方面进行学习。水平一主要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健康生活、跨学科德育教育等,水平二、三、四除掌握必要的基本运动技能之外还要求学习5个方面的知识
主要变化
(1)健全青少年的培养目标,从多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2)优化课程设置落实双减政策,提升体育课的占比,重视程度,将思想品德融入体育课中,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细化课程的实施规则,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的逻辑起点。
(3)对原有体育课程和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制定较为完善的健康教育目标,健康目标的实现不能脱离体育,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健康教育。
(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中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体育与德智体美劳多学科相互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当今形式感悟
体育学科重视程度上升,学生健康备受重视,新课标积极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努力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加教学内容,融入新兴课程,极限飞盘运动,花样跳绳等,如今正处于体育学科的风口,社会需要体育,需要更专业的人才,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看清当前形势,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
陈心睿
首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提到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综合素养作为目标和引领。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将以往教会学生运动知识与技能为目的转变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制定的价值和目的。
第二,体育课程向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融合与转变让我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这一概念有了新的理解。体育与健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方面来说,体育是增进身心健康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只有掌握丰富、全面、科学的健康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和目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该重视健康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自身的价值,真正明白体育带来的益处与收获,从而促进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第三,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块,强调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体育不仅有“育体”的作用,更是有“育人”的功能,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这一些品质在当今社会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学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一些方面的能力,教会运动技能和知识是最基本的,真正的体育教学应当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
第四,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只能做到“教会”与“勤练”,但是,只有真正参与到体育比赛中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潜力与斗志,让学生在成功中感受到喜悦与荣誉,在失败中激发拼搏的斗志,我认为这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比赛来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永不放弃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困难。
第五,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只有当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探索体育领域的知识和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充当表演者和讲述者,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于技能,这一种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解决体育领域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曹秋月
自阅教育部于2022年4月24日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标准》,在这文件中可明确得知对当代新青年的培养目标。在新修订的课程中细致描绘了育人蓝图、融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极大程度上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课标准中最主要的表现在其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的有机融合、跨学科学习等。正是因为有这些新兴的变化,教育已逐渐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新结果。从课程标准确立的基本理念来看,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内容整体设计;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当代教育缺的就是一个新的指导方案,正是因为有很多像潘老师这样躬身一线教育实践几十年乃至一生反复实验总结出来的体育理论,才会使得以后的教育有一条正确行走的道路。
“体育取代外语成为第三主科”,这一新闻一出就如重石落水,激起千层浪。从《新课标》课时统计中看出,体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权重在不断增加,体育老师终于不再“生病了”。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许多新兴体育类运动,比如花样跳绳,极限飞盘,独轮车等,这些新兴体育活动在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域文化了解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极强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笔者认为,体育和外语并不存在先后顺序,因为两者对学生而言皆为重要。因为从新课标统计的课时而言,体育课时占比一直和主科占比雷同,之所以会出现体育老师经常“生病”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挤压,使得体育在学校不占主流地位;另一方面,我国政策体系虽然完备,但实际实施起来才是一大难题。综合以上而言,新课标的再次更迭,更在某种程度上加强实际计划的落实。